2024-08-08 01:54:49 | 一一教育网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
本科一批文科527分,理科509分;
本科二批文科445分,理科405分。
2022年理科一批投档线
清华大学最低投档分684分,超出一本线175分;北京大学最低投档分683分,超出一本线174分。郑州大学最低投档分579分,超出一本线70分;河南大学最低投档分572分,超出一本线63分。
2022年文科一批投档线
清华大学最低投档分652分,超出一本线125分;北京大学最低投档线639分,超出一本线112分;郑州大学最低投档分578分,超出一本线51分;河南大学最低投档分567分,超出一本线40分。
文史类普通批:
郑州大学投档线578,位次3783!排在第二的是河南大学,投档线567,位次6099!接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投档线550,位次11606!河南师范大学投档线546,位次13354!河南科技大学投档线543,位次14737!河南工业大学投档线540,位次16182!河南农业大学投档线538,位次172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投档线536,位次18232!郑州轻工业大学投档线534,位次19375!河南理工大学投档线533,位次19938!河南中医药大学投档线531,位次21061!
理工类普通批:
郑州大学投档线579,位次29255!排在第二位的是河南大学,投档线572,位次35312!第三位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投档线547,位次63022!接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投档线541,位次70931!河南师范大学投档线539,位次73712!河南科技大学投档线539,位次73712!郑州轻工业大学投档线532,位次83691!河南工业大学投档线530!位次86614!河南理工大学投档线525,位次94124!河南中医药大学投档线514,位次111579!
理工类在本科一批征集志愿的较多,比如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征集的是在许昌校区,两个专业426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两个中外合办专业名额215!河南师范大学定向师范生两个专业16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两个专业110人!河南科技大学四个中外合办专业309人!郑州轻工业大学一个中外合作专业6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两个中外合作专业41人!备档线都是509!河南科技大学3个中外合作专业131人!备档线是489!
河南高考录取原则如下:
2023河南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河南高考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原则。简单来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个是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投档。
具体安排如下:
1、本科提前批(体育类除外)、地方公费师范生) 提前批准专业科目(艺术除外、体育与地方公费师范生),第一个志愿可以填1个大学志愿,第二名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写1-4名大学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写1-5个专业以及是否同意转专业。本科、专科提前获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平行志愿服务,“1个学院+1个专业+1个县(市)、区)"是1名志愿,每批12名志愿,无自愿调整。
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审批、一批本科生、地方专项计划本科审批、第二批本科生与高职院校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服务:每批可填写1-12名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写1-5个专业及是否同意转专业。
3、各批次艺术类志愿设置按艺术类录取文件执行。
4、各批次体育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服务,“1机构+1专业”即1名志愿,每批12名志愿,无自愿调整。
5、组建军队招收试点学员(简称“招收”)志愿,考生可填写1个大学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海洋、空军征兵综合检查合格者可填报。
6、设立专项招生志愿(含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文工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生可填写1名高校志愿,每所大学可填写1-5个专业及是否同意转专业。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您可以选择申请以上3个类别中的1个类别,不得同时申报。
7、志愿开设相应批次的民族预科班,考生可填写1个志愿。审核、已通过公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填表。
8、平行志原批次中,定向就业招生专业须填写相应批次规定的定向志愿栏目:在有第一选择的顺序志愿批次中,填写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对应批次第一高校志愿栏。
定向研究生录取学生,报到入学前,应与培训学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填报面向西藏志愿的考生应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后按要求提交面向西藏就业承诺书。
填报地方公费师范生志愿的考生,报名时须按相关规定签署相关协议,报到时凭录取通知书和定向就业意向书报到。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理科近三年二本投档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河南理科近三年二本投档分数线如下:
2023年河南本科二批理科分数线是409分。
2022年河南本科二批理科分数线是405分。
2021年河南本科二批理科分数线是4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截至2019年06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甘肃、江苏、山东、福建、四川、山西、陕西、广西、湖北、江西、辽宁、广东、内蒙、重庆、贵州、河南、安徽、云南、西藏、新疆、宁夏、吉林,27个省(市、区)取消第三批次本科。
其中天津分二批AB段、山西分二批A/B/C段,其余省份待定。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效,取消批次对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同时,上海、福建、山东、海南、浙江、北京、辽宁、河北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江西、湖南也于2018年取消二本批次,本科招生不再划分高考录取批次,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就业公平公正。
2019年27个省份的改革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浙江的高考录取改革具有重要的推行价值。国家支持全国各省份尽快取消所有批次,促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高考和高校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一教育网以上就是河南各高校投档线(河南高考录取原则)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一一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一教育网:www.glyydyj.com河南高考投档线2020 2020年河南高考投档线中的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556分,理科544分;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465分,理科418分。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理科均为180分。 高考成绩查询、高考线上咨询会也将在25日同步开启。河南全省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于7月26日正式开通。 扩展资料: 2020年考生志愿仍在网上填报,分3次进行: 7月26日8
河南本科二批投档时间2023 河南本科二批投档时间2023如下: 2023河南投档时间为7月8日至8月13日。 2023年河南高考录取工作分批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 2023年河南高考具体时间安排为:6月26日至28日。填报: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河南高考录取原则如下: 2023河南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河南高考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原则。简单来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个是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投档。 具体安排如下: 1、本科提前批(体育类除外)、地方公费师范生)提前批准专业科目(艺术除外、体育与地方公费师范生),第一个志愿可
2023河南高考分数录取线一本二本 2023河南高考分数录取线为:文科本科一批547分,本科二批465分;理科本科一批514分,本科二批409分。 2022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本科一批:文科527分,理科509分;本科二批:文科445分,理科405分。专科:200分。 本科一批:文科558分,理科518分;本科二批:文科466分,理科400分。专科:200分。 河南的本
2022年河南各高校投档线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 本科一批文科527分,理科509分; 本科二批文科445分,理科405分。 2022年理科一批投档线 清华大学最低投档分684分,超出一本线175分;北京大学最低投档分683分,超出一本线174分。郑州大学最低投档分579分,超出一本线70分;河南大学最低投档分572分,超出一本线63分。
河南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 本科一批文科527分、理科509分。 考生家长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应该对多所大学和多个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全面分析,从中选择理想的学校专业作为自己的志愿。 不要被大学的名字迷惑。在了解大学时,要了解大学的历史沿革,大学历史发展的情况。近些年大学改名的现象比较普遍,考生家长要了解大学的前身,都是有哪些院校合并而成,历史发展的情况。还要了解大学的重点学科情况,有没有国家
河南省征集志愿录取时间 以2022年河南省艺术类征集志愿为例,其具体的征集志愿时间为2022年7月12日。本科一批征集志愿的时间是2022年7月25日。 河南省本科二批次征集志愿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7月31日。河南省本科二批次再次征集志愿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8月2日。 2022年河南省本科再次征集志愿注意事项: 1、生源范围,凡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
2023河南二本高校投档分数线 2023河南二本高校投档分数线具体如下: 2023河南二本高校投档分数线具体为文科二本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5分,理科二本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09分。武汉轻工大学494分,湖北理工学院489分。 扩展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4-01-06 17:35:14
2024-03-22 13:57:19
2024-03-04 15:40:53
2023-10-27 11:56:14
2024-02-09 14:38:16
2023-10-13 06:00:34